24版清单标准对综合单价的构成改变与综合单价分析表新要求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是规范计价活动、保障各方权益的重要依据。的发布,是顺应行业发展与市场变化的重大升级。综合单价在工程成本核算和造价管理中至关重要,其构成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与双方利益。综合单价分析表则是展示综合单价构成的关键文件,关乎造价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在综合单价构成上有重要调整,以适应市场定价,明确风险分担。同时,对分析表提出新要求,规范计算过程,减少计价争议,为计价活动提供科学依据。理解这些变化对从业者意义重大,有助于执行新标准,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综合单价的构成改变
新增“风险费用”项目:将原包含在管理费和利润中的风险费用单独列出,以更准确地反映风险成本,增强综合单价的透明度,调整“材料费”组成:将“材料原价”和“运杂费”合并为“材料费”,并新增“材料损耗费”,使材料费的计算更贴近实际。细化“机械费”内容:将“机械使用费”细化为“机械台班费”和“机械进出场费”,并新增“机械安拆费”,使机械费的计算更加精确,优化“管理费”和“利润”计算:将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基数调整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风险费用”,并引入差异化费率,以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
明确风险费归属: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等组成,并明确包括相应清单项目约定(合理)范围的风险费以及完成一切不可或缺工作所需的费用。这意味着风险费不再是隐含或模糊的概念,而是明确作为综合单价的一部分,投标人在报价时需要更清晰地考虑和评估风险因素,并将其量化在综合单价中。
明确不含甲供材费用:发包人提供的材料不计入综合单价,也不计入投标总价,招标人需要提供材料规格型号及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损耗率。这改变了以往可能存在的将甲供材费用在综合单价中复杂处理的情况,使综合单价的构成更加清晰,避免了因甲供材计价问题导致的争议。
强调税前全费用价格:明确综合单价为不含增值税的税前全费用价格,将除增值税外的所有费用都包含在综合单价内,使综合单价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成本和费用,包括了规费等以前可能单独列项或处理方式不统一的费用,进一步体现了全费用综合单价的理念。
体现市场定价原则:2024 版标准强调市场形成价格,综合单价的确定更加依赖市场价格信息。投标人需要根据市场调研、自身成本数据、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自主报价,反映了市场的真实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不再过度依赖定额等传统计价依据,给企业更多的自主定价空间,促进市场竞争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综合单价分析表新要求
费用明细完整呈现: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提交时完整提交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综合单价及合价一致的费用构成明细表。综合单价分析表需要详细列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等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和计算依据,对于每一项费用都要明确其来源和计算方法,如人工费要说明人工单价、人工数量等,材料费要列出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单价、数量等。
适应新计价方式和项目划分:2024 版标准确定了单价计价、总价计价、费率计价三种计价方式,且对工程量清单的组成和项目划分等进行了调整,综合单价分析表需要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准确反映不同计价方式下综合单价的构成情况,以及在新的项目清单划分下各项费用的归属和计算。
明确风险费用分析:由于综合单价明确包含风险费,综合单价分析表中需要对风险费进行单独分析和说明,包括风险的种类、风险的评估方法、风险费的计算基础和具体金额等,让招标人或其他相关方能够清楚地了解投标人对风险的考虑和应对措施。
计算依据清晰透明:各项费用的计算依据、取费标准等更加详细和清晰,以便于发包人或造价咨询人等进行结算审核,能够更准确地追溯各项费用的来源和合理性,减少计价争议。例如,管理费和利润的取费标准要明确是按照企业自身规定、行业标准还是其他特定依据确定的。
价格来源可追溯:综合单价分析表可能需要更好地体现市场价格信息,如材料价格可能需要明确是采用的市场调研价、信息价还是其他来源的价格,并且对于价格波动的风险因素等要有相应的说明或分析。对于采用的信息价,要注明信息价的发布日期、来源渠道等,对于市场调研价,要说明调研的范围、方法和时间等。
与其他文件的关联性增强:综合单价分析表不再是孤立的文件,需要与投标文件中的其他内容,如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实施方案等相互关联和印证。例如,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选型等会影响综合单价中的施工机具使用费和措施项目费等,综合单价分析表中的费用计算应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内容相匹配,体现出报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新标准,提升造价管理水平,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